思想政治课
 首页  学工动态  队伍建设  形势政策  思政讲堂  党团知识  特色栏目   心理导航 
文章内容页 教学公告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思政与基础教学部思政教研室教学大纲
2016-11-28 18:22   审核人:

(2013年执行)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对象:大一新生

课程学分:3学分

总学时: 60课时

第一部分:说明

一、课程性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要求大学生认识到:只有努力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把个人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二、教学目的

帮助大学生分析大学生活的特点,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大学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珍惜大学美好时光,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规定,真正做到学法、懂法、用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护国家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三、本课程的教学任务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对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强化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

四、本课程的教学方法

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实践教学、自主学习为辅,通过讨论研究、多媒体音频和视频等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教学的时效性。

五、本课程的学时分配

总学时: 60学时 学分:3 周数:20

课外实践: 6学时

六、成绩评定和考核方式

(一)分数评定:

1.平时成绩:40分(含实践成绩20分,课堂出勤、学习态度20分)

2.期末成绩:笔试(开卷)60分

(二)考核方式:

期末考核: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采取开卷考试,统一阅卷。

七、本课程大纲编写的执笔人:王瑜

第二部分:教学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学时分配

模块一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6学时)

一、课堂理论教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懂得珍惜大学美好时光,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成长目标;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和发展目标,帮助他们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正确认识“三个倡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认识大学生生活的特点。

2、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

4、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

(三)教学内容

第一讲 适应人生新阶段

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二、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优良的学风

三、确立成才目标,塑造崭新形象

第二讲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一、思想道德与法律

二、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讲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一、认识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意义

二、掌握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基本方法

(四)基本概念

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政素质 法律素质

(五)复习思考题

1、如何学会处理做人与治学的关系?

2、如何正确认识大学与大学成才的问题?

3、从传统中国“人其人”的思想道德修养路径谈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课程性质、内容和意义。

4、如何借鉴中西文明的智识资源加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5、分析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修养课的异同。

6、如何对大学生活进行人生学分析?

(六)推荐的教材和参考书

1、教材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参考书

①刘璇、段宝林等:《花开得时候:我的大学生活》,漓江出版社2002年。

②易耀勇:《飞向自由空间:如何经营你的大学生活》,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③[美]奥德文思凯:《大学生活规划》,张朝霞译,文汇出版社2001年。

④王荣发:《大学知道:大学生活的人生学探析》,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

二、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学时分配

(一)目的要求:拜访学长,请他们介绍自己大学生活经验,帮助同学们认识大学学习规律和要求,了解本专业发展的前景,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

倡导学生自觉计算自己的学习成本,包括时间成本、金钱花费等等,帮助学生认识到大学生活的来之不易,以及督促学生养成生活节约的好习惯以及逐步能够善于自我理财,确立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目标。

(二)教学时数:1课时

(三) 教学内容:学长访谈——大学生活经验介绍

我大学生活的一天记录

计算自己的大学学习成本

(四)具体要求:形成书面资料,在课堂上演讲讨论。

模块二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6学时)

一、课堂理论教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理解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的科学依据;理解如何确立理想信念、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如何化理想为现实等重要问题。引导大学生坚持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统一,为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想和信念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3、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4、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

第一讲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2学时)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第二讲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2学时)

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第三讲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2学时)

一、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二、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三、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四、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五)基本概念

理想 信念

(六)复习思考题

1、结合自己的人生目标谈谈理想信念问题。

2、雨果说:“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你要了解生存与生活的不同吗?动物生存,而人生活。”请你对雨果的这句话进行分析。

3、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

4、从现代社会的角度分析部分大学生的“信仰危机”现象。

5、从生活实践的角度谈如何通达理想彼岸的问题。

(七)推荐的教材和参考书

1、教材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参考书

① 王革等:《求索的足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② 霍郁华等:《邮票上的航空人物》,航空工业出版社2006年。

③ 赵丁:《掌握人生的三把金钥匙:理想·信念·爱的人生智慧》,地震出版社2004年。

④ 王玉樑:《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⑤ [美]保罗·蒂利希:《存在的勇气》,成显聪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模块三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6学时)

一、课堂理论教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引导大学生将远大的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继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2、为什么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怎样弘扬爱国主义?

3、为什么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政治、文化一体化?

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弘扬爱国主义必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5、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三)教学内容

第一讲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2课时)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第二讲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2课时)

一、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二、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四、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第三讲做忠诚的爱国者(2课时)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二、促进民族团结

三、维护祖国统一

四、增强国防观念

五、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五)基本概念

爱国主义 国防观念 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 科学发展观 新的国家安全观

(六)复习思考题

1、巴斯德说:“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她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学者是属于祖国的。”请你对这句话谈谈你的认识。

2、全球化背景下怎样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3、简述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4、当代大学生怎样做一个真正的爱国者?

5、从传统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和当代中国人的公民意识双重维度解析新时期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七)推荐的教材和参考书

1、教材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参考书

① 季剑虹、曹圣洁等:《基督教爱国主义教程》,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

② 李文海:《李文海自选集》,学习出版社2005年。

③ 唐凯麟:《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发展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④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陈高华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模块四: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6学时)

一、课堂理论教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正确认识人生目的对人生实践的作用,明确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科学的人生观;了解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关系,端正人生态度;正确把握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立志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自觉协调自我身心关系、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对待人生环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人生价值的标准,人生价值实现的方法和条件。

2、深切体会和正确处理自我身心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

第一讲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2课时)

一、人生观的科学内涵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四、正确认识人生价值

五、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第二讲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2课时)

一、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二、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三、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第三讲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2课时)

一、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

二、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三、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五)基本概念

世界观 人生观 人生目的 人生价值 人生态度 价值观人生环境

(六)复习思考题

1、请你思考“人为什么活着?人应当怎样活着?人怎样活着才有意义?”这句话。

2、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如何看待金钱在人生中的作用和地位?

3、(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说:“一个人生命中的最大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生活的使命。”请你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4、如何看待人生价值中的奉献与索取的辩证关系?

5、请结合当代实际,谈谈如何从传统中国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人生价值观中返本开新,构建当代国人的人生价值体系?

(七)推荐的教材和参考书

1、教材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参考书

① [德]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徐林等编,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

② 吕宇强:《瞬间悟道:小故事启迪大人生》,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③ 张守富:《观念决定命运》,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

④ 张志伟、马丽:《生与死》,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⑤(宋)林烳等撰:《省心录》,赵曼妮等注译,三秦出版社2006年。

二、实践教学安排

(一)实践教学目的:引导学生通过上网、看书、咨询等方式了解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寻找自己家乡的美好事物,是学生以新的视角更深入地了解家乡的过去和现在,并在相互交流中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与博大精深。

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中国的世界排名(排最前和最后的),从而加深学生的爱国情怀。

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对待人生问题的态度,运用所学的关于人生观的认识,对大学生在人生观方面的现状以及形成的原因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思考,从中得到借鉴与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实践教学学时:2学时

(三)实践教学内容:歌颂祖国,赞美家乡;收集中国的世界排名;大学生人生观现状的调查.

(四)具体要求:资料收集整理,制作PPT,演讲介绍

模块五: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8学时)

一、课堂理论教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道德的起源与本质,正确把握道德的功能与作用;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辨析道德建设中的错误思潮;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明确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把握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提高进行道德修养的自觉性;结合十八大以后中央改进作风、厉行节约、廉洁自律的一系列举措,帮助大学生深入理解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自觉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道德的起源与本质;道德的功能与社会作用。

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3.怎样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4.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5.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内容

第一讲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2课时)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第二讲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2课时)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第三讲 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2课时)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三、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第四讲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2课时)

一、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二、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五)基本概念

道德 荣辱观 道德规范 个人品德

(六)复习思考题

1、道德的起源、本质和作用是什么?

2、雨果说:“普遍的道德是社会的基础”。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试分析诚信美德及其当代价值。

4、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路径和目标是什么?

5、列举几种不同的道德观,并分析其利弊得失。

(七)推荐的教材和参考书

1、教材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参考书

① [美]克里斯蒂安等:《媒介公正:道德伦理问题真的不证自明吗》,华夏出版社2004年。

② 陈金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案例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③ [德]鲍曼:《道德市场》,肖君等译,中国科学出版社2002年。

④ [法]涂尔干:《道德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⑤ 熊春锦:《国学道德经典导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

模块六: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8学时)

一、课堂理论教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充分认识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基本特点,明确维护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即道德和法律;教育学生认真学习社会公德的内容,在实践中践行社会公德规范,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使大学生掌握职业道德和职业中的法律知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在艰苦中创业,在实践中成才;掌握婚姻家庭的道德和法律要求;在社会实践中全面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2、维护公共秩序的意义。

3、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4、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三)教学内容

第一讲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2课时)

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三、公共生活中的有关法律

第二讲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2课时)

一、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二、职业生活中的有关法律

三、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

第三讲 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2课时)

一、恋爱、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二、婚姻家庭生活中的有关法律

第四讲 个人品德养成中的道德与法律(2课时)

一、个人品德及其作用

二、个人品德与道德修养

三、个人品德与法律修养

(五)基本概念

公共秩序 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 诚实守信 家庭 个人品德 道德修养

(六)复习思考题

1、当代中国社会公德缺失的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2、试论述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三者之间的关系。

3、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4、(法国作家)圣塔克乔贝里:“真爱并非男女两人互望着对方,而是两人所望方向相同。”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5、法国人泰恩形容某些夫妻“互相研究了三周,相爱三个月,吵架三年,彼此忍耐了三十年——然后轮到孩子来重复同样的事情。” 请你结合这句话谈谈对婚姻本质的理解。

6、试分析新时期职业道德的科学内涵和意义。

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应该如何进行自己的职业规划?

8、如何理解劳动者的劳动权利与劳动者就业之间的内在关系?

(七)推荐的教材和参考书

1、教材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参考书

①榕汀:《诚信,未来社会通行证》,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

②李强等:《现代社会与社会公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

③范英:《社会公德漫画》,海天出版社1991年。

④武东生:《做合格公民·大学生版》,百花文艺出版社200年。

⑤(古希腊)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誓言:警诫人类的古希腊职业道德经典》,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年。

⑥郝凤茹:《职业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⑦[美]罗宾斯:《敬业:美国员工职业精神培训手册》,曼丽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年。

⑧萨日娜:《家庭美德》,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⑨彭立荣:《婚姻家庭美德要言》,济南出版社1998年。

二、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学时分配

(一)目的要求:通过指导学生对视频资料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的观看,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自觉向道德模范学习,提高道德修养。

对大学生在校园中的公共道德现状做一次调查,对好的现象进行宣扬,对不好的现象进行批评指正,以促进大学生自觉遵守公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在恋爱观方面的基本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同时学习调查问卷的设计及调查报告的写作。

(二)教学时数:2课时

(三)教学内容:观看《感动中国》;现代学院校园文明现状调查;现代学院学生恋爱观调查

(四)具体要求:观看结束后,就某一位感动中国人物分组进行讨论,发表小组观点;

整理分析数据、资料,编辑制作成DV或PPT;

根据调查内容,设计调查问卷,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在班上以小组为单位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模块七: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体系(8学时)

一、课堂理论教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法律的历史发展,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内容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引导大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不断增强维护法律尊严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法律的含义、特征和本质;

2.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作用;

3.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4.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三)教学内容

第一讲 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2课时)

一、法律的词源

二、法律的一般含义

三、法律的历史发展

第二讲社会主义法律精神(2课时)

一、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二、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三、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第三讲 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2课时)

一、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

二、我国的国家制度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课时)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五)基本概念

法律 法律制定 法律遵守 法律执行 法律适用

(六)复习思考题

1、马克思说:“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2、请你谈谈依法治国与建设法治政府之间的关系。

3、从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人的角度,分析如何树立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4、大学生如何确立正确的法律权利观和法律义务观?

(七)推荐的教材和参考书

1、教材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参考书

① 邓小平:《民主和法制两手都不能削弱》,《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② 邓小平:《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③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④ 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实施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2年12月5日

模块八:树立法治理念 维护法律权威(6学时)

一、课堂理论教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帮助大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正确理解主要部门法的基本原则和立法精神,明确公民在相关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增强对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认同感和维护法律尊严的责任感。

(二)重点和难点

1、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

2、领会法治精神,培养现代法治观念。

(三)教学内容

第一讲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2课时)

一、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意义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三、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第二讲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2课时)

一、法治思维的基本基本含义和特征

二、正确理解法治思维方式

三、培养法治思维方式的途径

第三讲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2课时)

一、 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

二、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

三、努力成为法律权威的坚定维护者

(五)基本概念

依法治国 法律思维方式 法律权威

(六)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2.法律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维护法律权威。

(七)推荐的教材和参考书

1、教材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参考书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② 中宣部、司法部编选组:《邓小平论民主法制建设》,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

③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④(俄)伊林:《法律意识的本质》,徐晓晴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⑤ 刘旺洪:《法律意识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

⑥ 郑永流:《农民法律意识与农村法律发展:来自湖北农村的实证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⑦ 王人博:《法治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⑧ 付立庆:《法治的声音》,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

二、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学时分配

(一)目的要求:引导大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帮助大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正确理解主要部门法的基本原则和立法精神,明确公民在相关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增强对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认同感和维护法律尊严的责任感。

(二)教学时数:1课时

(三)教学内容:《今日说法》案例

(四)具体要求:观看近期至少三个《今日说法》案例,分析原因及其启示,撰写学习收获,不少于1500字。

copyright©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中国·天津海河教育园区雅观路3号
津ICP备12000893号 津教备05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