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
 首页  学工动态  队伍建设  形势政策  思政讲堂  党团知识  特色栏目   心理导航 
文章内容页 教学公告
模块一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2016-11-28 18:23   审核人:

重点难点辅导

一 认识大学生生活的特点

1.大学的内涵

 实施高等教育,是高层次的教育阶段。    

②大学是知识密集、学科比较集中的地方。

 培养有修养的公民,面向社会、面向职业,培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

要了解大学的含义,必须先理解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实行的是通才教育,强调受教育者的全面修身,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以为社会培养统治者为目的。近代西学的兴起,我国高等教育也进入了现代意义上的专业教育。

   西方也是如此。古希腊教育目的是培养公民,通过几种学科基本知识和技能教育,培养一种身心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中世纪大学已明显具有专门人才教育的属性。以美国大学为转折,高等教育不光是培养有修养的公民,而且面向社会、面向职业。培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

2.“大学”的特点    

① 大学是知识的海洋  

   大学有“大文化”底蕴。大学一般都有丰富的藏书、报刊资料,先进的仪器设备。能够为大学学子提供足够的知识,充足的资源,培养开拓创新的能力。但是,仅仅是知识的“大”还不够,思想、道德的“大”亦是必须的,大学应该培养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能够提供给学子们一种信念,一种伴随一生的信念,并锤炼其意志品质。因而,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大学不仅是获取知识技能的场所,更是传播理想的殿堂。因此,大学生在这里学到的不仅仅是将来赖以谋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受到深厚文化的熏陶与思维的训练,为将来继续学习和开创事业培养综合素质,挖掘潜能。

   ② 大学有教书育人的良师  

   大学应该有“大师”。大学当然不仅仅是大教室、大操场、大食堂、大实验室,更重要的是有大师或良师。大师也好,良师也好,他们是一种文化的支撑者、缔造者、拓展者。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他们以其思想、学识而著称于世,以其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刻研究,来指导和影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是大学生长知识、长智慧,乃至长道义的依靠。竺可桢先生曾说: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的人选为转移。陈岱孙先生认为,一个大学的教育家,一要保证学生跟随你长知识,否则不成其为先生;二要使学生跟随你长智慧,否则是个教书匠;三要令学生从你的身上长道义,否则不配做教师。所以,大师不仅传播知识,而且肩负着知识创新,推动文化永不停止、永远向前、不断创新的历史职责。大学生在这些大师的指导下,不仅学习知识,而且陶冶情操。

   ③ 大学有浓厚的学习研究和成才氛围”  

   “这里是知识创新、传播和运用的基地,是培育创新精神的摇篮,是接受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熏陶的园地。引领学术风气,促进思想交流,陶冶品德操守,建设精神文明,是大学的灵魂之所在。”这种氛围特别有利于大学生成才。

“大学生”一词最早来自拉丁语,意思是“如饥似渴的刻苦学习的人”。大学生是大学培养的对象,是大学的核心,而大学生要培养和学习的是为人品质、学术功底及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江泽民在庆祝北大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指出的“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真正道出了面向21世纪大学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3.大学是人生之旅的关键期

(1)大学是人生的转折点

大学使一个人真正地开始了独立的生活,使一个人真正地成熟起来,自主地走上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2)大学是人生非常重要的造型期

所谓造型,即通过大学时代的学习和生活,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一定专长和特色的,能够适应社会竞争的人才。

大学的成才条件是每一所大学都有适合自己专业特色的学科设置模式,各学科都有严密、科学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环节,以进行系统的知识传授和素质教育。师资队伍是教育的根本,教师的专业素质、人文素质起着关键的作用,所谓“名师出高徒”正是这个意义。大学的硬件资源更是不可或缺,现代化教学设备、图书资料、丰富的科技信息、优美的生活设施为学生成才提供了保证。

(3)大学是人生的积累期

大学时代是人的意志和才能的积累的时代,是为未来生存于社会,发展在社会准备条件的时代。  

(4)大学是人生集中学习的最佳期

   大学生精力充沛,心理逐渐成熟,具备独立学习能力,智力发育进入高峰期,无论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注意力、思维力都是最好的,只有把这些有利的资源用于学业,才会无悔于人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愿每一位学子珍惜时光和青春,尽早成才。 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大学阶段是其人生中最后一个以学习为职责、以学习作为履行人生义务的阶段。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大学生就将作为独立的社会成员,从事某一职业,承担起社会角色的职责。

名人名言: 时机可能如召集军队打仗的号角,但号角的鸣叫永远不能制造出士兵和胜利。 ——加富尔

总之,大学是“探究高深学问,传递高级文化,培养高级人才”的场所。每一个有幸进入大学的学生都应当充分利用大学所提供的优越条件,珍惜大好时光,立志成才。

4.大学生活的显著变化    

(1)学习要求的变化

   学习目的:由应试转变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学习内容:由基础知识的学习转变到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习方式: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学会自学,学会利用现代化的学习手段。

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也是重要任务。相对中学而言,每个同学的学习都有很大的自主选择的空间。例如,课程的选择,课外的讲座、学术报告的选择;阅读内容的选择;在学习方式上,更多的是依靠学生的自觉学习,在这里没有老师无所不在的监督,没有家长每时每刻的检查,也不会有密集的考试。正因为这样,才更需要我们自觉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要增强学习主动性。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培养能力是大学阶段学习的重要特点。    

(2)生活环境的变化 由以家庭为依托,变为独立参与学校集体生活。离开父母、家庭的直接扶助,处于社会生活的断乳期。现在,同学们共同生活在一起,住同一个房间,共同起居,生活习惯难免会有一些不同,会有步调不一致的时候。每个同学的日常生活要自己照顾。

如何独立生活?主要是锻炼生活的集体性与自理性。要求适应集体生活和独立处理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生活习惯服从集体生活。生活消费要学会节制。

(3)人际环境的变化

人际交往的变化:由一元化变为多元化。人际环境超脱血缘、地缘、人缘关系的旧模式。由熟人社会的交往转变为生人社会的交往。大学生人际关系呈现出重要性和广泛性。大学生如果人际关系不和,就不可能有一个成功的大学生活。人际关系已不局限在本班、本年级,而是校内、校外、同学、同乡,师生间广泛交往,内容也日趋丰富。

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主要是自主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重建自己的归属感和友谊范围。学会关心体谅他人,获得更多的友谊。待人宽厚,严于律己。

(4)社会活动的变化

社会活动的变化:从很少参加变为大大增加。进入大学各种社团、协会、学生会组织的机会增多,社团活动丰富多彩。课余生活呈现出丰富性与多样性。大学的课余生活是非常丰富多样的,因为大学更注重能力的培养锻炼。课外活动的开展可以培养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所以,上课是学习,下课也一样是学习。这也是众多的社团组织参加人数很多的原因。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爱好、时间和精力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合理安排课余生活,锻炼组织和交往能力。

二 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有的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便暂时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不少同学感到茫然、空虚,出现松劲情绪。原因在于缺乏新的成才目标,对大学生成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大学生必须明确成才目标,对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作一个科学的规划,并逐步实现这些目标,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一)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是当代大学生应该确立的成才目标。

1、德:人才素质的灵魂

德是人之本,无德则无异于禽兽。缺德的人才是废才、坏才。

2、智:人才素质的基础

智是人的本领、能力。无智或少智的人是次等人才、庸才。

3、体:人才素质的条件

体是人的生物性存在。健康的体魄是工作和生活的必要条件。

4、美: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

美是超功利性的,体现人的精神境界。缺乏审美素质的人,只能是被异化的人,始终摆脱不了成为外物奴隶的命运。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大学生成才的新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大学生成才的新要求包括:

1、改革创新意识

创新:不存在第二次发现“相对论”。

2、开拓进取精神

深圳的拓荒牛精神: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

3、竞争与合作意识

个人之间、企业(单位、团队)之间、城市(地区、国家)之间

4、时效意识

时间是金钱,效率是生命;蛇口工业区:四分钱的奖励惊动中央。

5、法制观念

反例:忍气吞声;以非法手段解决问题(如南京投毒案)

6、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冷静、克制,严谨的思维能力,果敢的决断能力

7、应变意识和应变能力

“变则通,通则久”;“以不变应万变”;把握原则、分寸。

8、终身学习和博采众长

终身学习、向对手学习:竞争社会的自强途径。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精神和价值体系中最根本、最重要和最集中的价值内核。对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来说,探索和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 ,是国家软实力构成的基本框架和核心要素,必须必须要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得到良好的塑造体现。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从小学到现在的大学,我们都一直在了解和学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但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喊空的口号,究竟什么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都没有认真的了解过,更谈不上说如何实实在在地践行了。其重要性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当前的大学生要立足于社会的大学之上,学会通过更加深入的理论学习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掌握分析实际的方法。关注国家时事,努力参与献策建议,深刻领会当前形势,拥护国家政策,科学定位自己的人生。

2.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它包含了人们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中国梦,我的梦”。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是国家的希望。当代大学生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分析社会发展趋势,培养自己的理想,确立目标。为此,我们更要学会抵制各种诱惑,拒绝不良思想上的侵蚀,坚定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浪潮而奋斗。“中国梦”是大家心中的自豪与骄傲,是我们为之奋斗的动力源泉。每个人的梦立于未来之上,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理想信念作为价值观的精髓。

3.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我们都知道要爱国,可我们并不都是会爱国。实实在在地行动比任何响亮的空口号都有用。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必须要在当代大学生上得到培育和弘扬。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原则,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学做一个有高度责任感的人。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来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参与时事的能力。大学生立于时代的浪潮,要负起国家发展与繁荣的重责。并学会勇于创新,尽力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大学时期在人生阶段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应当在大学时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自己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型人才。

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灵魂)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主题)  

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奋力前行的向导。在现阶段,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既实在具体,又鼓舞人心,昭示了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精髓)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基础)    

铸就灵魂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同一社会虽然可以有多种并存的思想价值体系,但国家的指导思想、理想信念应当是共同的。这是一个社会健康、稳定、协调发展的保证。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了并且还将继续证明,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历史的必然选择。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充分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利益和要求。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 理想决定行动。有共同理想,才能有共同步调。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不可避免会出现社会意识的多样化。这就更加需要一个能够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社会各个阶层广泛认可和接受的共同理想,才能有效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把握精髓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在五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民族漫长历史的积淀与升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成为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  • 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精神风貌的鲜明展现。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已经深深地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 打牢基础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

 

附件【模块一 绪论.ppt已下载

copyright©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中国·天津海河教育园区雅观路3号
津ICP备12000893号 津教备05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