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国外回来,一进家门,我的手机就震天作响起来。
“我和他分手了!”电话那头传来朋友小莉的声音:“这次应该是真的了,怎么办?”
我想起半年前的某个下午,她也曾说过同样的话。
事实上,小莉和她的另一半结婚五年来,日子过得充满戏剧张力,绝不输电视剧。
结婚纪念日当晚,才甜蜜地吃完庆祝大餐的两个人,在回家的车上就因琐事而大吵起来,到了家门该下车时,两人心意已坚,要去办离婚手续了。
各过各的一两个月后,又因为禁不住对彼此的思念,于是两个人再度宣布复合。但隔一阵子,总会因吵得不可开交而又分手,不多久,两人在街上偶遇,紧接着又再续前缘。
于是乎这对欢喜冤家就这么分分合合,合合分分,朋友们也早就见怪不怪了。
每次吵架时,两人总是恶言尽出,毫不留情,而感情甜蜜时,只见他们卿卿我我如胶似漆。问他们为何爱得如此大起大落,得到的反应是:“没办法呀!”
事实上像小莉夫妇这样的人并不罕见,只要四处望望,你就会发觉周遭常有欢喜冤家的身影。认真说起来,这种高潮迭起,时合时离的感情是其来有自的。
其中一个原因是源于父母的关系。心理学家发现,父母的婚姻若不协调,彼此间感情起起伏伏、时好时坏,使得孩子自小在情绪起伏极为剧烈的环境中长大,极可能会影响到孩子日后的身心发展,以及自己的两性关系。
而一些相关研究也指出,在这样不幸福家庭中成长的小孩,即使他们曾身受其害,日后却往往又步上父母的后尘。因为他们已经不知不觉习惯了十分紧张的情感模式,必须在那种情绪起伏急剧的环境中才感觉自在,所以在选择伴侣时,会不自觉地找个可以跟自己玩“感情过山车”的人。对他们而言,生活一定非要大起大落才够精采,因此平淡安稳的感情,让他们感到无聊至极而浑身不自在。
而欢喜冤家们分分合合的另一个深层的原因,在于这种分分合合为感情增加了许多的“不确定性”:不确定彼此是不是真的喜欢对方?不确定彼此适不适合对方?也更不确定未来两人是否还会再在一起?
请别小看这种“不确定”的感觉,心理学家发现这些不确定感会增加爱情中的阻力,并大幅提高爱情的挑战性,让原本已枯朽的热情再度活化起来,全身细胞瞬时间变得清醒而敏感。“得不到更想要”的结果,爱情的果实就特别诱人,而到手也就会特别令人兴奋。这也是为何有些人会跳不出这种大起大落的爱情循环,深陷其中而乐此不疲之故。
一个才刚跟上海老婆离婚的法国友人告诉我,两人在法院签了字回家,他开始打包准备搬出去,这时新鲜出炉的“前妻”过来帮忙,帮着帮着,两个人影就移上了床……说到这儿他很兴奋地回忆:“太不可思议了!那是我们认识以来最棒的一次床笫经验!”
说这话时,他完全不解为何离婚前吵得毫无“性”趣,离婚后却让人兴奋不已。其实这都是“不确定感”在作祟之故,这份不确定感,会增加当事人对性的渴望,一旦被克服(终于发生了亲密关系),则会为性爱的愉度加分。
然而若只是建立在因“不确定感”而产生的激情上,爱情的本质会是不营养而不易长久的。因为当“搞不定”本身成了感情的主要兴奋来源,那么相处的模式就会以追求“不稳定”为主要目标,不但会赔上心情,最终更会砸了爱情。
只要学会搞定自己不甘平淡的心情,就能告别欢喜冤家的过山车式爱情。
*此文为《新民晚报》“心理·情感”专栏稿,每周三出版